新闻中心
品质、科技、创新、环保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生物创新药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国产药企如何抓住机会走出国门?

生物创新药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国产药企如何抓住机会走出国门?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6-20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开始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药监部门近年审批上市的一些生物创新药,在全球都属于首次上市,满足了全球患者对生物药的需求。《经济参考报》的调研表明,生物创新药产业正助力我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型升级。

生物创新药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国产药企如何抓住机会走出国门?

【概要描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开始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药监部门近年审批上市的一些生物创新药,在全球都属于首次上市,满足了全球患者对生物药的需求。《经济参考报》的调研表明,生物创新药产业正助力我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型升级。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6-20
  • 访问量:0
详情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开始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药监部门近年审批上市的一些生物创新药,在全球都属于首次上市,满足了全球患者对生物药的需求。《经济参考报》的调研表明,生物创新药产业正助力我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型升级。

 

今年上半年,国内51家生物创新药企紧锣密鼓“出海”。他们有的将申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简称FDA)审批,作为进入全球市场的第一步。

 

经过近十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能自主研发生物创新药的发展中国家。而且,近两年来我国获批上市的很多创新药在全球都属于首次。不少怀揣着全球化抱负的中国生物创新药企,选择进军海外市场。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国际化已成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比较明确的方向了。

 

“十三五”期间在研新药量跃居全球第二

 

2022年上半年,至少有51家中国创新药企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出海”业务。5月18日,国内新药研发投入名列前茅企业——恒瑞医药宣布设立全资子公司,大举进军海外市场。过去我国“出海”药多以原料药出口为主,而今国产生物创新药企摩拳擦掌准备“出海”了。

生物创新药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国产药企如何抓住机会走出国门?

这得益于近十年来,中国生物创新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据悉,“十三五”期间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成为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能自主研发生物创新药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已成为生物类似药在研药物数量最多的国家,先后有超200个生物类似药临床申请获得批准。

 

蓬勃发展也带来了国产创新药产业激烈竞争。去年底,67种独家新药平均降价61.71%,业内专家预计国内未来三年还将有超30 款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因此,不少生物创新药企选择进军海外市场。

 

贝达药业资深副总裁万江介绍说,我国生物创新药“出海”分为三种方式。一是自主出海,本土药企凭自己的力量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申报上市以及后期的商业化销售。二是借“船”出海,主要包括License out、专利授权、本土药企把自己产品的海外或全球权益卖给海外企业,海外企业负责后续工作。三是联手出海,即中国药企和海外药企联合开发,分担成本和收益。

 

易凯资本相关报告显示,2021年国内药企License out成交总金额达到了133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每年我国都有6-8个创新药产品向FDA递交药品上市申请。

 

创新药企申请

 

美国FDA入场券布局“出海”

 

记者注意到,不少国内创新药企将申请美国FDA作为进入全球市场第一步。

 

据悉,在全球医药产品消费市场中,美国、中国、欧盟5国、日本、其它地区市场分别占38.7%、18.3%、12.6%、7.5%、22.9%份额。

 

“药品是基于全球临床需求进行研发,必然会去开拓国际市场。”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告诉记者,中国原创新药走国际化之路,一方面能解决全球患者无药可医的临床需求;另一方面如果成功了,能获得更广阔的商业回报空间。

 

记者了解到,跨国药企默沙东抗癌药K药2014年上市后,销售额每年持续增长,2021年全球销售达到172亿美元。

 

美国获批上市享有较高的定价优势,更有利于在全球的推广。据杨大俊介绍,一般而言,创新药在第一上市国的价格决定了其在全球市场推广的价格。美国已形成比较健全的创新药定价体系,定价相对科学。

 

传奇生物西达基奥仑赛是我国近年来第二个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生物创新药。西达基奥仑赛用于治疗复发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多发性骨髓瘤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已超过了急性白血病。传奇生物首席执行官黄颖说,西达基奥仑赛比美国已上市同类产品疗效还好,比美国同类药品价格高。

 

新兴市场国家有望成为突破口

 

但多数中国创新药企“闯关”FDA都未能如愿以偿,从去年年底万春药业被否,到今年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和黄医药被驳回……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至今仅有两个生物创新药在美国获批上市。

 

“出海”有没有捷径?黄颖认为,没有弯道超车的路径,西达基奥仑赛能被FDA获批上市的关键在于药品有“竞争力”,即药品临床价值,能解决全球患者急需的临床需求。我国著名专家、上海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指出,药物能真正满足一些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或者在疗效上或者安全性上领先,“FDA没有理由不批准”。

 

除了具有临床价值外,人才和资金也是很重要。5月24日FDA批准了治疗银屑病药品Tapinarof上市,该药是2019年5月在我国率先获批上市。发明人陈庚辉博士团队之前将海外开发权转让。陈庚辉认为国际化需要人才团队包括懂全球医药商业化的合作伙伴。据恒瑞医药相关人士介绍,恒瑞去年海外研发支出12.36亿元,还自建了海外团队。

 

“我们也不要把眼光只盯着美欧日市场。‘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国家具有广大的医药市场潜力和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中国创新药在这些国家能获取一席之地。”杨大俊说。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密集的大陆,工业化刚起步,人口红利巨大。非洲医药管理局特使西迪贝表示,非洲制药行业由2012年190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66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

 

近年来,国家鼓励和支持创新药企“出海”新兴市场国家的政策相继出台,推动国内医药企业更高水平进入国际市场,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合作,积极开拓新兴医药市场。

生物创新药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国产药企如何抓住机会走出国门?

万江认为,中国创新药质量好、价格适合,药企服务好,更适合发展中国家患者需求。据介绍,国内多家药企自主研发的抗癌药PD-1价格只有外企原研药的十分之一,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承受。业内人士建议,加速推动我国医药创新产品“走出去”,进一步释放国内医药产能。

 

哪些创新药企将率先盈利上岸?

 

创新药赛道竞争最充分,也最具有活力和弹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0年-2025年为国内创新药景气度最高的时期,抗肿瘤药+自免疾病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142亿元扩容至47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2%。随着化疗药物占比急剧萎缩,腾出大片空间,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将增长更快。

 

我们身处黄金时期,而不自知,当前局部拥挤的挫折,不过是上升途中一个小插曲。事实上,未来三四年,国产创新药上市将处于井喷状态,2025年前后,头部Biotech将抵达盈亏平衡点。

 

通往盈亏平衡是怎样一段旅程?

 

Biotech初期呈现一种倒金字塔形态,所以估值不稳。当基础(营业收入+现金储备)越来越宽广厚实,顶端(研发开支+行政开支+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越来越克制收敛,方可进入一种稳定态。

 

当传统大药企研发开支失控,新生代药企却经营扩张、开支收敛,开启螺旋形上升之势。

 

恒瑞医药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2021年上半年为19%,全年为24%,连创历史新高。2022年一季度,恒瑞医药研发费用+开发支出占营收比重为31%,石药集团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中国生物制药2021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

 

百济神州研发投入增速,2020年为40%,2021年降为15%。信达生物研发投入增速,2020年为43%,2021年降为34%。再鼎医药2022年一季度研发开支同比下降74%,主要由于没有新的授权引进预付款。君实生物研发投入增速,2021年一季度为107%,2022年一季度降为13%。基石药业在未来两年内,随着一些大型适应症注册试验的完成,以及成本较低的管线2.0资产早期开发项目的启动,研发费用预计将显著降低。

 

Biotech在产品上市初期,往往出现销售费用大于收入的现象,被嘲笑为烧钱无度。但这是必由之路,自建全新的销售团队和渠道,需进行大额投入,打好基础设施后,随着企业把分母做大,销售费用率将持续下降。

 

在商业化团队扩容的同时,今年一季度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SG&A),百济神州为2.946亿美元,环比下降4%,再鼎医药为5700万美元,环比下降18%。

 

参照恒瑞医药的财务指标,Biotech达到盈亏平衡的终极形态将是,销售费用率30%左右,管理费用率低于30%,研发费用率20%左右,净利率20%左右。

 

这一进程将加快。

 

支付环境的逐步改善,未被足够注意。去年底医保谈判,67个目录外独家药品谈判成功,国产占比63%,创历年新高。27个创新药实现上市当年进入医保,占比40%,实现药品审评和医保审评的无缝衔接,利好商业价值最大化。

 

创新药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被悄然推动。

 

还有更多改变正在到来。多家Biotech新上市产品,在未纳入医保的情况下实现放量,都指向同一个事实——商业医疗保险有崛起迹象。

 

基石药业阿伐替尼和普拉替尼已纳入60多项商业/城市保险计划,今年将增加至80多项。与中国大陆三大综合创新医疗服务平台镁信健康、圆心科技及思派健康合作,通过促进城市保险项目的入组,提高药物的分销及可负担性。

 

医保外市场支付能力改善,将提高药企的议价能力,为创新药高景气提供坚实支撑。

 

生物创新药发展现状及趋势

 

癌症是生物创新药研发涵盖的最大的一个治疗领域,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抗肿瘤药在整体医药市场中的占比将持续上升,预计2022年成为中国第一大医药市场。

 

我国癌症的新发病率较高,且肿瘤治疗市场存在较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人数达到456.88万,约占全球癌症发病人数的四分之一,受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吸烟、运动缺乏、高热量饮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预计到2025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人数将进一步增长到519.57万。

生物创新药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国产药企如何抓住机会走出国门?

2020-2025年,预计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会由1,975亿元增长至4,1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1%,到2030年将达到6,831亿元。

 

与此同时,生物制剂将取代化疗药物成为治疗癌症的主要药物。

 

2020年,在肿瘤治疗方式的分布上,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仍以化疗药物为主,占整体市场的63.4%,但预计到2030年,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肿瘤药物市场中的占有率将快速提升,将分别达到45.9%和39.9%,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的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全球来看,目前靶向药物已取代化疗药物成为主要的治疗药物,但未来免疫治疗药物还将会表现出更大的增长潜力。

 

2016年至2020年,全球生物药市场从2,202亿美元增长至2,97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7.8%,未来预期全球生物药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到2025年增长至5,301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2.2%。预计全球生物药市场到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8,049亿美元。

 

同时,国内生物药市场保持更快增长,2016年至2020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由1,836亿元增长到3,457亿元,2016年至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7.1%。预计2025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将达到8,116亿元,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8.6%,并于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12,943亿元,2025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8%。

 

为鼓励药企源头创新,提升中国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在2021年11月19日正式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明确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开发方向,推动医药企业研发模式加速迈向FIC(first-in-class,同类首创)领域。

 

据上游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企业药明康德称,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客户需求由Fast-Follow转向FIC,政策变化导致部分客户转向创新研发项目。

 

随着药品注册审批监管体系持续完善,不具临床价值或临床方案有争议的产品已难以获批,近几年FIC项目增多,创新药行业景气度持续升温;

 

在中国创新药的一级市场,融资额持续增长,2021年达到了1091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了36.89%,投资方的早期投入为行业早期发展注入活力。

 

与此同时,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以及创新药销售额迅速增长,创新药销售额快速放量与创新药本身的需求和加入医保政策密切相关。

 

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NMPA(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创新药数量分别为10、16、21个;

 

根据PDB样本医院统计的销售数据,近年上市的PD-1产品上市后销售额增速明显高于5或10年前上市产品的上市后销售额增速。

 

截至目前来看,多数创新药企已有或即将拥有商业化品种,行业进入密集收获阶段。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更多资讯

恭贺万冠公司被广东省认定机构2022年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恭贺万冠公司被广东省认定机构2022年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有关规定,广东省认定机构2022年认定的第二批6145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名单详见附件)进行备案公示,其中广州万冠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序号4198)已经连续三次通过高新技术认定。
2023-01-04
万冠被认定为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助力推动制药用水行业发展

万冠被认定为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助力推动制药用水行业发展

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开展的关于2022年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评价工作于近日公示,广州万冠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序号155)成功入选“2022年创新型中小企业”。
2022-12-05
生物医药产业正集聚发展的浪潮,很快将会迎来市场新机遇!

生物医药产业正集聚发展的浪潮,很快将会迎来市场新机遇!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09642.html 来源:贤集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了未元大健康智慧产业化集采项目,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全力打造医药生产“现代化”“智能化”“集群化”的步长中药现代化集成项目,正式面市且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步长制药宣肺败毒颗粒……现如今,行走于高新区各大生物医药项目现场,能真切地感受到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浪潮。
2022-06-20
带着光环“出生”的干细胞疗法,或将引发医疗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带着光环“出生”的干细胞疗法,或将引发医疗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细胞疗法又称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生物治疗,是指将正常或生物工程改造过的人体细胞移植或输入患者体内,新输入的细胞可以替代受损细胞、或者具有更强的免疫杀伤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22-06-20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400-8071138

固定电话:020-86868366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道马溪村东秀一横路1号

关注微信

客服微信

微信咨询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广州万冠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64796号  SEO标签